梅花瓷盘
『壹』 祖父的玲珑瓷怎么了
祖父的柜橱中一直珍藏着一件青花玲珑瓷盘,直径只有15厘米,高能有3厘米,底径8厘米左右,底面有”大清乾隆年制“6个篆体民窑款识。瓷盘胎体细腻,釉色洁白,通体绘着清朝早期流行的冰梅纹。盘中央绘有5朵梅花,中间一朵,边沿4朵,整齐划一,排列有序。底盘没有透雕,内壁和外壁各绘有6朵梅花,内外对称,每一组由一朵完整的梅花和两朵上下对立的三瓣叶片梅花组成。一虚一实,一高一低,给人既抽象又具体,既对称又随意的感觉,每一朵梅花的叶瓣都透雕施釉墁平。迎光透视,由几何体连缀成的花纹,如冰似玉,晶莹剔透。
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民窑瓷器,但胎体轻薄,易碎易裂,能完整无缺地保存200多年,使其身价大增。
一向要强的祖父是因为胃癌卧倒在床上的。为了给祖父看病,父亲将家里能变卖的东西几乎都变卖掉了,而独独这个玲珑瓷盘还在。这期间,曾有人来试探祖父的口风,表示愿意出3万元钱来购买。但都被祖父拒绝了。尽管祖父很清楚3万元钱等于延长他的生命的机会。直到祖父气若游丝的那天,他将父亲和我叫到了床边,又吩咐母亲将瓷盘拿了出来,他颤抖着满是皱纹的手掌抚摩了瓷盘良久,才说道:”这个不能卖,多少钱都不能卖,多么艰难的日子都不能卖啊!留着它,看着它,知道它的价值,而200多年前,它其实只是一摊泥土,一文不值的……“在祖父断断续续的声音里,我渐渐明白了祖父为什么要保留这个瓷盘了,他是想告诉我们,人生就像这个瓷盘一样的,最初是毫无价值的泥土,怎样的雕刻、施釉、熔烧等决定了其后的价值。而想要让生命升值,还需要经过漫长的珍惜和呵护。不然,再美丽再昂贵的都会因失手而碎裂而回归一文不值。
想拥有价值,就需要精致的打磨,想提升价值,就需要耐心的呵护。瓷盘如此,人也是这样的。人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将导致一生的憾痛。
直到祖父病逝,玲珑瓷也没有出卖,因为,这是祖父留下来的给他的后代的一颗玲珑心啊!
『贰』 一个盘子中间有个梅花有四个小鸟是什么瓷器
这瓷器叫作喜上眉(梅)梢。四个小鸟是喜雀。
『叁』 我想学画国画梅花,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国画不是很难的。只要去书店买一本专业的学国画的书就可以。我就是自学的,书上说的非常详细了。再就是把它介绍的材料买齐就可以
反正我一个星期就画了好几幅还都不赖。
『肆』 家传一大清乾隆年制梅花瓷盘,直径约20cm, 请问价值如何
价格不高 发色画工都好 釉水没问题的话 价格3000以内 如果是一般的样子 那就是1000到2000了! 可以去当地内古玩市场问 我没见容到东西! 希望是官窑 那就要 几十万了哦 呵呵! 我估计是 晚清民国的东西 打了 乾隆款识!
『伍』 清代梅花图瓷盘值多少钱
建议上图看看评估鉴定真假
『陆』 梅花瓷盘什么颜色好看
沉稳的黑色——神秘、静寂、严肃、刚健、稳重
黑色则似黑夜,似厚厚的乌云,给版人以一种肃穆、权厚实的情感反应。
集永恒、沉稳、厚重于一身的黑色,更适合年长和有身份的人;
做事不外露的年轻人倒是不错的选择。女人配之更有一种特殊的黑色妩媚的吸引力
『柒』 什么是梅花盘
所谓的梅花盘 其实就是古董的一种了。在白色的瓷盘中绘上梅花 得名梅花盘 在民国时候有很多生产作坊。
『捌』 珠山瓷盘画落款小空是谁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後矛盾。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 形也”。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
徐仲南的书法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作品题款或行书或行楷,但以行书为多,与同时期其他名家不同的是少见长篇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仲南徐陔写”、“徐仲南写”、“竹里老人徐仲南”、“南州竹里老人徐仲南写于珠山栖碧山馆之西窗”等。
常见印款为:“仲南”“徐陔之印”、“徐印”。
邓氏工书法,以篆隶为佳,行书规整遒劲,章草涵韵很足。王琦也曾执弟子礼向其学习书法。作品题款以隶书、行书为多,格式规范,书体个性突出。
常见落款为:“铁肩子邓碧珊画于珠山客邸”、“铁肩子邓碧珊画意”、“邓碧珊画于珠山”、“铁肩子碧珊”、“碧珊写于珠山之南轩”等。
常见印款为:“邓氏”、“碧珊”及别号“烟波钓徒”、“小溪钓徒”等。
何许人书法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题款长短皆有,行隶兼用。
常见落款为:“许人何处画于湓浦客次”、“许人何处画”、“阳谷许人何处画于湓浦”等。
常见印款为:“许人”、“何处”、“许人出品”等。
毕伯涛
常见落款为:“伯涛写于珠山”、“毕伯涛写于珠山”、“古歙毕伯涛画意”、“古歙中伯涛画并题”、“古歙毕伯涛写于珠山客次”、“古歙州伯涛毕达写干珠山客次”等。毕氏题款之“涛”字笔法讲究,结体独特,符号性很强,鉴定者若能洞察其真谛,是为鉴别毕氏作品真伪手段之一。
常见印款为:“伯涛”篆款。
汪野亭早期书法细劲娟秀,中晚期则刚劲丰腴。汪氏作品少长篇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但格式变化较多。
常见落款为:“野亭汪平”、“传芳居士汪野亭”、“野亭汪平画于珠山客次”、“翥山野亭汪平作于珠山客次”、“传芳居士汪野亭于松墨馆”、“垂钓子汪野亭”、“野亭汪平写意”、“翥山汪野亭画”、“翥山野亭汪平写意”等。
常见印款为:“汪平野亭”、“平生”、“平山”、“汪平”、“老平”、“野亭”、“野亭氏”、“平印”、“汪”等。
王琦早期作品少长篇题款,有时仅画图章。中年后作品题款较长,且以草书题记,书法起顿有致,苍劲纵横,散而有序,运古融今,颇有王羲之、怀素书风。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西昌勾迷道人王琦写”、“西昌勾迷王琦写于珠山”、“西昌勾迷散人王琦写于珠山陶陶斋”、“西昌勾迷道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等。王琦题款中时而自称“陶迷散人”,时而自称“陶迷道人”,两者非笔误。
常见印款为:“西昌王琦”、“勾迷”、“陶迷画印”、“陶陶斋”、“碧珍”、“王琦画印”等。
王大凡书法以行书为佳,俊逸秀美,平淡见精妙,精审且遒丽。题款时多是在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黟山大凡王堃作于希平草庐”、“黟山樵子大凡写于昌江之希平草庐”、“黟山大凡王堃画于昌江”、“黟山王大凡画”、“希平居士昌江客次”、“王堃画”等。
常见印款为:“大凡”、“王堃”、“王大凡作”等篆款。底款为“希平草庐”。
田鹤仙的书法筋骨丰润,去妩媚之气,很有个性。田氏作品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荒园老梅田隺仙写于珠山”、“梅花主人隺仙田青写于珠山古石斋”、“隺仙田青写于珠山”、“荒园老梅田隺仙写”、“田隺仙写于珠山”等。
常见印款为:“隺仙”、“田印”。“隺仙”篆书方章中的“仙”字,单人旁顶天立地,“山”字小而居下边,特具个性。
程意亭作品题款有两种字迹,一是程氏亲笔所书,书体绵柔秀美,笔法稳健舒缓。程氏作品少见长篇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意亭写”、“程甫意亭写”、“翥山程意亭”、“意亭程甫之笔”、“翥山樵子程意亭”、“翥山樵子程意亭写于佩古斋”、“翥山程意亭写于珠山佛印湖畔”等。
刘雨岑的书法结体平稳,意度雍容,以行书题款,少见长篇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雨城”、“刘雨岑写”、“澹湖渔刘雨岑写”或长题款“澹湖渔刘雨岑写于珠山觉盫暖风和窗下”、“澹湖渔刘雨岑写新罗山人大意于珠山觉盫之南轩”等。
『玖』 瓷盘内画有松枝和梅花粉彩盘子什么年代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具体什么年代上图来看,没图是没有真相的。
『拾』 写独立 梅花的作文
今天,赵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位客人,它就是花中的仙女――水仙花。
首先映如我眼帘的是那一簇亭亭玉立的花朵。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它们的花瓣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像一个个绿色的花房子,里面一定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正做着甜蜜的梦。有的已是蓓蕾初绽,它们的花瓣在花芯周围拢着,像风铃一样,似乎正在演奏着一首奇妙的乐曲。还有欣然怒放的花朵,这些花朵的花瓣,尽情的舒展着,每片都像白色的小桃心,六片花瓣组成一朵花,好似仙女白若凝脂的面容。花朵中间是金色的花芯,像一个精致的小酒杯,金杯里还有一粒粒的“小金豆”,那是水仙花的花蕊。
在这些美丽的花朵下面是又细有长的叶子,它们扁扁的,叶尖是碧绿的,越往下颜色越浅,最下面就变成了嫩绿色,它们好似仙女纤长的玉臂。
再往下是水仙花的茎。它的样子好似大蒜头,七八个“大蒜头”拥抱在一起,像亲密的一家人。有的“大蒜头”上面长着土黄色的斑纹,好像发霉了似的。虽然它们的样子又笨又丑,但是却默默无闻的给叶子和花朵输送着营养。
透过茎的间隙,我看见了白色的根,它们非常细,就像妈妈泡的粉丝一样,密密麻麻,纠缠交错地浸在水里,又像淘气的小娃娃,在水里挤来挤去,想要把瓷盘撑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些“小娃娃”已经忍不住好奇,探出了自己的小脑袋,向外张望着。
望着这盘水仙花,它多像一位美丽的仙女呀!我想起了那句诗:“黄冠轻颤惹人怜,素靥葱衣明色鲜。”水仙花的花朵就像仙女娇美的面容,叶子像仙女碧绿的衣裙。每当微风吹过,她便翩翩起舞。伴着风中淡淡的清香,让我感觉好像身处仙境一般。我真喜欢这盆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