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唐诗梅花朗读

唐诗梅花朗读

发布时间: 2025-02-24 13:29:42

① 早梅古诗带拼音

早zǎo梅méi
一yī树shù寒hán梅méi白bái玉yù条tiáo,迥jiǒng临lín村cūn路lù傍bàng溪xī桥qiáo。
不bù知zhī近jìn水慧穗shuǐ花huā先xiān发fā,疑yí是shì经jīng冬dōng雪xuě未wèi销xiāo。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前兄卜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尘型未消融的白雪。

② 崔道融的《梅花》一诗的 翻译

唐·崔道融《梅花》白话释义: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含愁聆听《梅花落》的笛曲,枝干横斜错落,似忧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原文: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此诗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几枝梅花初绽乍放,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画中。

它们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后四句重在抒情,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动了徘恻之心,向北风传达自己的怜惜之意。全诗描写极富神韵,写尽梅本来丰骨面目;又化人入花,情深意切。

(2)唐诗梅花朗读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崔道融在乾宁二年(895)前后,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避战乱入闽,空有才情与抱负未展。此诗为诗人咏梅之作,既赞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洁情操。

文章赏析:

崔道融《梅花》此诗,“冷”、“清”、“愁”、“苦”四字,可作概括。所有情愫,皆出寂寞。人无伴,心亦无寄。诗人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此句写“冷”。只是“数萼”,方显冷清。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句写“清”。香为“清”香,以“清”替“寒”。齐己在他诗中吟道:“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

林逋在他诗中也吟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齐己的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林逋诗着重一个“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至此,此四句描写了几枝梅花初绽乍放,洁白如雪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画中。它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此句写“愁”。于花香之后,写花事。李益《军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律然《落梅》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横笛”是特指,故“和愁听”齐己诗无此写人之句。林逋诗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不离其雅趣。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此句写“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见其凋残。此写花“愿”齐己诗云:“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就花写花,不似崔诗化人入花,其情深切。

林逋诗至上句已毕。此后四句重在抒情。笛声是最易引起人之愁思的。古人所谓“愁人不愿听,自到枕边来”何况笛声中更有《梅花落》之曲,因而这横玉声中很容易引起人借花惆怅之情。

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诗人隐隐动了徘之心: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千万不要轻易予以摧残,让它多开些时间吧。

③ 梅花崔道融古诗拼音版

梅花崔道融古诗拼音版如下:

méi huā táng dài:cuī dào róng

梅花 唐代:崔道融

shù è chū hán xuě , gū biāo huà běn nán 。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xiāng zhōng bié yǒu yùn , qīng jí bù zhī hán 。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héng díhèchóu tīng , xié zhī yǐ bìng kàn 。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shuò fēng rú jiě yì , róng yì mò cuī cán 。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

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④ 唐诗《梅花》诗句

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傲霜斗雪的美丽景象。首句“墙角数枝梅”,寥寥数语便将梅花的生长环境勾勒出来,墙角处的寒风刺骨,而梅花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傲然挺立。第二句“凌寒独自开”,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坚韧不屈,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它依然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梅花与白雪进行比较,但又暗示了梅花的洁白无瑕,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艺术效果,也赋予了梅花更加丰富的象征意义。最后一句“为有暗香来”,则通过嗅觉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能闻到梅花那淡淡的清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饱满。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崇敬之情。梅花虽小,却能在严冬中绽放,成为冬日里的一抹亮色,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刻寓意。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寄托了自己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激励着后人面对逆境时,要像梅花一样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⑤ 韩偓梅花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韩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咏梅诗词中,多有托物言志的优秀作品。人们借吟咏梅的贞姿劲质、雪魄冰魂以陶情励操,表达自己的高洁和忠贞。本诗作者韩偓是一个为人正直、有气节操守的人。他生活在动乱的唐代末年,曾甚得唐昭宗的信任,几欲拜相,后因不肯依附权臣朱温而遭贬逐。这首诗当作在遭贬之后。在这首诗中,诗人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将咏物和抒情融为一体,意象鲜明,寓意隽永。

开头即不同凡响:“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梅花有了主观意志,它不愿依附于明媚的春光,却自己选择寒冬开放。这里的梅花、春光、深冬、艳阳显然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始终摆脱不了不愿人身依附和不得不依附这一对矛盾。联系诗人的经历,我们可以认为,诗人在这里通过咏赞梅花表达了其追求独立人格的意愿。

颔联两句乍一看似乎离题了。“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龙笛,笛名,笛声似水中龙鸣。胡,古称北方少数民族。燕钗,燕形之钗。在唐诗中,“汉宫”与“胡地”相对出现时,必指王昭君事无疑。如僧皎然《王昭君诗》云:“黄金不买汉宫貌,青冢空埋胡地魂。”不同的是,一般咏王昭君诗总充满了悲剧气氛,而本诗却毫无悲戚之感。这里王昭君也是不愿“傍春光”而志愿出塞的。如从单纯咏物的角度。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对梅花的一种拟人化描写:出句指风吹梅枝声,对句指花枝如燕钗形。因此从形、神两个方面看,这两句都紧扣了诗题。

颈联赞美了梅花的耐寒和多情。凛冽的寒风虽然强暴,纷飞的大雪也想侵犯欺凌,却只能给梅花增添香气和情思。梅与风雪素有不解之缘,大概没有咏梅诗词不写到风雪的,正是那雪虐风饕、百花凋零之时,方显出梅花的坚韧耐寒、孤标独树的高格。

尾联笔锋一转,“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妖桃艳李,不耐风寒,零落早衰,只能窃取和煦的暖气称艳于春天。因此,梅花对它投之轻蔑的一笑。其实,草木本是无情物,好恶妍媸系于人,历代赞美桃李的诗词也不少。不过在这里,诗人以桃李与梅相对,实际上象征了两种不同的人格。赞美梅花,贬斥桃李,其实质是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怀和坚贞操守的赞美和对奴颜婢膝、品质卑劣者的贬斥。

热点内容
婚礼鲜花多少钱 发布:2025-02-24 16:24:47 浏览:45
一朵淘宝店 发布:2025-02-24 16:24:36 浏览:447
侯村梅花拳 发布:2025-02-24 16:17:22 浏览:814
兰花大中华 发布:2025-02-24 16:15:51 浏览:859
梅花5毛钱 发布:2025-02-24 16:14:56 浏览:977
梅花创意作品 发布:2025-02-24 16:11:22 浏览:349
fgo情人节卡池怎么抽 发布:2025-02-24 16:00:43 浏览:31
装修之后摆放的绿植 发布:2025-02-24 16:00:32 浏览:662
茶花女郑克鲁 发布:2025-02-24 15:58:17 浏览:436
海棠是什么水果 发布:2025-02-24 15:56:48 浏览: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