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郑克鲁
发布时间: 2025-02-24 15:58:17
❶ 茶花女的那个译本最好,谢谢诶!
最早的当然是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文笔很古雅,民国时,比较流行的是刘半农和夏康农的,78年以后的,郑克鲁,王振孙的比较权威。
❷ 求名句!《茶花女》中好像有句话,大意是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爱我,而他却是为了我而爱我。请问原句是什么
因为我看出您是为了我,而不是为了您自己才爱我的。而别人,从来就是为了他们自己而爱我。
❸ 《茶花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1899年出版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由王寿昌口述、林纾执笔,被时人称为回“西方的《红楼梦》”答,郑振铎先生赞其“译笔清腴圆润,有如宋人小词”。
3月18日至20日,上海歌剧院全新创排的 《茶花女》 在上海大剧院连演3天。台上,中国的艺术家用旗袍、邮轮等元素为世界经典“穿新衣”。观众席上,场场爆满,有歌剧爱好者用意大利语高声喝彩,这是对沪版“白色茶花号”莫大的认可。
“歌剧 《茶花女》1853年首演于意大利,位列威尔第中期三大杰作之一。它是包括中国观众在内,全世界最熟悉的歌剧之一。”这是歌剧院艺术总监魏松的解读:从1944年高芝兰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演出 《茶花女》 第二幕,到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建国后上演第一部西方歌剧,再到此后《饮酒歌》 广为传唱,歌剧形态的《茶花女》 在中国从未衰败。其实,何止是歌剧。中国的话剧、文学、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都或多或少留下过 《茶花女》 的惊鸿一瞥。译林出版社版小说 《茶花女》 译者郑克鲁为该书作序:“《茶花女》 从小说到剧本再到歌剧,三者都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艺现象。”
热点内容